關注:住建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2019工作要點
一、完善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一)深入開展建筑工程質量提升行動。推動建筑工程品質提升行動指導意見出臺,制定落實建設單位工程質量責任的規定。在部分地區開展住宅工程質量公示制度試點,鼓勵地方開展建筑品質工程創建活動,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推進建立建筑工程質量評價制度。
(二)落實工程質量安全手冊制度。以工程質量安全手冊為切入點,加強工程質量安全基礎建設。指導地方制定工程質量安全手冊實施細則,編制相關配套圖冊和視頻,組織宣傳培訓,督促工程建設各方主體認真落實工程質量安全手冊要求,對執行良好的企業和項目給予激勵,對不執行或執行不力的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并通報批評。
(三)統籌開展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檢查。落實我部檢查考核工作總體部署要求,開展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執法檢查,重點檢查各地工作落實情況、工程質量安全手冊執行情況等。加強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監督和指導各地切實落實責任,督促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全面落實各項防塵降塵措施。加強對保障性住房、安置房等工程質量的督查,確保工程質量。
二、開展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治理,推動安全生產形勢好轉
(一)注重防范重大安全風險。突出起重機械、高支模、深基坑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嚴格執行施工方案編制、論證及實施等制度,督促落實施工現場常態化隱患排查責任,注重發揮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作用,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協調有關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工作。
(二)加大事故查處問責力度。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事故責任企業和人員,注重精準處罰,重點督辦較大及以上事故查處工作。
(三)創新安全監管模式。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抓緊研究出臺建筑施工安全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按照“放管服”要求簡化企業安全生產許可,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四)推進監管信息系統建設。加快建設全國建筑施工安全監管信息系統,積極推進“互聯網+”監管,用信息化促進業務協同與流程優化,提高監管效能。
三、構建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雙重預防機制,提高風險防控水平
(一)建立健全雙重預防機制。著力構建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制定管理辦法。
(二)推動質量安全標準化管理。按照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土建施工質量標準化管理技術指南的要求,推動質量行為和實體質量標準化管理。加強工程建設各環節質量管控,嚴格落實單位工程驗收、項目工程驗收和竣工驗收制度。開展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安全標準化管理技術研究。
(三)加快技術推廣應用。穩步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工程BIM應用指南實施,加強全過程信息化建設。制定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創新技術導則,提升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安全保障水平。
四、積極推進綠色建造,促進建筑業技術進步
(一)倡導綠色建造理念。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新建筑方針,組織編制綠色建造與轉型發展培訓教材,有針對性開展教育培訓,倡導、宣傳綠色建造理念及工作方法,指導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綠色建造。
(二)推廣綠色建造技術。組織編制綠色建造技術導則,探索建立綠色建造技術推廣目錄,加快推動綠色建造技術綜合應用。開展綠色建造項目試點,加強綠色建造技術管理經驗交流,提高綠色建造實踐水平。
(三)推進BIM技術集成應用。支持推動BIM自主知識產權底層平臺軟件的研發。組織開展BIM工程應用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研究,進一步推進BIM技術在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
五、加強工程抗震設防管理,提高城鎮房屋建筑抗震防災能力
(一)開展城鎮住宅抗震性能排查。組織編制城鎮住宅抗震性能排查工作指南,指導各地加快開展排查工作。
(二)實施城鎮住宅抗震加固工程。制定城鎮住宅抗震加固工程實施方案,指導地震災害易發區合理確定階段目標,完善相關政策機制,有計劃、分步驟實施住宅抗震加固工程。
(三)推廣應用減震隔震技術。在地震災害易發區學校、醫院推廣應用減震隔震技術,研究制定減震隔震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辦法。
(四)完善抗震防災法規制度。配合司法部加快推進《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立法進程,研究完善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審批等相關規章制度,提高抗震防災工作法制化、規范化水平。(來源:住建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