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推進建筑業改革發展
近日,河北省召開建筑業改革發展暨工程質量安全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提出,2014年及今后一段時間,河北全省將緊緊圍繞建筑業發展改革和確保工程質量安全這一目標,加快誠信體系和統一開放建筑市場建設,不斷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
深化市場管理改革,建設良好市場環境
建立統一開放的建筑市場。會議明確,堅決取締沒有法律法規規章依據的各類保證金、證明,切實從制度上消除市場壁壘和地方保護。今后,省外企業在省級主管部門辦理備案后,持《建筑業企業進冀備案證》和《投標企業信用手冊》可以直接在河北省參加投標。
推進招投標和造價管理改革。非國有資金投資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項目的業主可以自主決定是否進行招標發包、是否進入有形市場交易,并由項目業主對選擇的設計、施工等單位承擔相應的責任。管理部門將監管重點轉到承包單位資格、合同履約和質量安全上,確保工程建設活動順利實施。同時強化國有資金投資項目招投標和工程造價活動監管。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積極探索應用“定性評審、評標公開、評定分離”的評定標辦法,提倡采取工程總承包發包方式發包工程,研究工程總承包方式發包的激勵政策,培育河北省工程總承包企業。
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堅決打擊建設單位設置明顯高于招標項目實際和脫離市場實際的不合理條件,將工程施工分標段肢解發包、指定分包;投標單位圍標串標、惡意低價搶標,中標后轉包和違法分包;掛靠、出借資質,未批先建、非法施工等行為。對于沒有通過審查系統取得施工圖審查合格書的,視作施工圖審查不合格,不予辦理施工許可證。堅決徹底做好清欠工作。各市、縣要嚴格貫徹落實相關要求,對資金不到位的不辦施工許可。同時要繼續推進建筑勞務實名制,實現用工登記清、用工考勤清,有效預防和化解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
深化建筑業發展改革,做大做強建筑業
增強服務意識,改進審批方式。會議明確,省級主管部門將按照統一部署,落實分級審查機制,進一步下放審查權限;按照委托審批的思路,將擴權縣三級建筑業企業資質、勘察勞務和丁級建筑設計企業以及二級建造師審批交由設區市負責;試行將鋼結構、防水、通信、裝飾裝修、園林古建等有特色的專業企業資質審查下放到有條件的市實施,省里直接發證。進一步改進行政審批方式,推進企業資質網上申報、審批,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提交的紙質材料。
提升勘察設計水平,推進企業技術進步。會議要求,各市要為繁榮建筑創作積極搭建平臺、創造條件,規范建筑設計發包行為、實行優質優價、保證合理設計周期,營造繁榮有序、充滿文化氣息的市場氛圍。在建筑設計上,要堅決轉變貪大求洋、追求“奇特異”以及照搬照抄“拿來主義”等做法,要因地制宜開展建筑設計工作,既要做好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又要在創造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觀方面下功夫,悉心創作、塑造精品,打造傳世之作。
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建筑業企業以工程項目為載體,自行或者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合作,開展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和專業施工技術、尖端施工技術攻關,加強技術積累,多創省級工法和國家級工法,主動引進、消化和吸收先進適用技術的綜合集成和推廣應用,不斷增強施工技術能力,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要積極推進住宅產業化,大力推廣應用BIM技術。
深化管理制度改革,確保工程質量安全
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會議要求,各地要按照國家和省相關要求,加大監督執行力度。建設單位要合理確定工期和工程價格,嚴格現場管理、嚴格過程控制、嚴格竣工驗收、嚴格控制造價。監理作為受建設單位委托獨立行使責任的第三方,要切實肩負起工程建設管控的職責。施工企業要切實負起項目建設管理責任,定期對項目部質量保證體系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加快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推進市場和現場聯動。按照國家統一的數據標準,繼續完善全省建筑類企業數據庫,建立注冊人員和工程項目數據庫,實現三庫互通,進一步夯實誠信體系建設基礎。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機制,要讓企業質量安全情況與招投標掛鉤,實現兩場聯動。另外,企業在投標報名時,不再提交由當地建設主管部門出具的《建設行政相對人守法情況證明》,企業的守法信息由主管部門登錄河北省建筑業企業信用綜合評價平臺查詢,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一方面,積極充實質量監督、檢測監管信息系統內容,優化監管系統功能。設區市以及省直管縣監督機構要將新建工程報監業務全部納入系統管理,縣(市)監督機構要基本實現全部安裝使用監督信息系統;另一方面,推動檢測試驗信息系統全覆蓋,加強檢測數據抽查與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聯動。繼續構建全省統一的建筑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平臺,實現省市縣三級安監機構資源共享,增強對責任主體、施工現場以及安全監管人員的實時監管。